关于延安抗大第四期(附;抗大第四期学员名单)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日干部而设立的学校。其前身为红军大学。1936年6月在陕西瓦窑堡成立,不久后迁往陕西保安。最初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往陕西延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日干部而设立的学校。其前身为红军大学。1936年6月在陕西瓦窑堡成立,不久后迁往陕西保安。最初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往陕西延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9月18日,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广场响起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激昂的旋律直抵心间,将在场游客的思绪拽回那个枪炮与理想交织、
9月18日,邢台市开通2条“抗大公交接驳专线”、4条“旅游专线”,精准服务乘坐“抗大号”客运列车游客,实现从城区到山区景区的无缝衔接。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9月18日,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广场响起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激昂的旋律直抵心间,将在场游客的思绪拽回那个枪炮与理想交织、
9月21日,市交建集团华赢公交公司开通两条公交接驳线路,分别为抗大3路(东由留码头至白马河站)、抗大4路(钢铁南路公交停车场至白马河站),为市民乘坐“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提供便利。
“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战期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吗?”前不久,来自壶关县城的一群小学生来到这里,他们整齐列队,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迎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志愿者马雪纯讲起抗大一分校在壶关县办学的那段峥嵘岁月。
9月16日,河北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开始试运行。该列车依托邢和铁路,从邢台市区的白马河站始发,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陈列馆所在的浆水站返回,全程55公里,既是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廊道,也可为乘客沉浸式游览体验提供方便。
9月16日,河北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开始试运行。该列车依托邢和铁路,从市区的白马河站始发,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陈列馆所在的浆水站返回,全程55公里,既是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廊道,也可为乘客沉浸式游览体验提供方便。
一个个充满太行风情的特色小店里,游人尝美食、购文创,玩得不亦乐乎;文艺会演、非遗展演等轮番上演,每天欢乐不断……这里不是繁华都市,而是位于太行山下的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抗大1940街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抗大五分校,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这是抗战中我党领导的以培养军政骨干的重要学校。鉴于当时的形势,抗大五分校也是在敌后成立,并在敌后办学的。因为办学和教学活动都是在艰险的抗战过程中,具体的成立时间、成立地点,就有了不少分歧。
驻抗大。早饭后无多事,只看新闻与《解放》报。接着就是看飞机。本来早已听到飞机的轻微响声,但因云雾低接大地,飞机不敢降落。又耽误了半小时,日出云升,大地较前显露,飞机才从天而降。着陆前后,四周有很多人围拢去看热闹。我们亦远站山坡上用望远镜看飞机场上的一切活动,并
抗大的故事,像宝塔山上的天光云影,气象万千;又像延河之水,常流常新。此次追寻,让记者深有感触的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1939年曾两次向抗大学员提出:我们要“订一个条约”。